SEA表面能分析仪是一款基于反气相色谱(iGC)技术原理的高精度科研仪器,专为表征粉末、颗粒、纤维、薄膜及半固态等材料的表面与体相特性而设计。作为iGC技术的重大突破,SEA通过创新的多面注射系统生成高精度溶剂脉冲,实现了表面覆盖范围的广域测量,尤其适用于非均匀分布表面的精准分析。
其工作原理是传统气相色谱(GC)的逆向过程。将待测固体材料(如粉末、纤维、薄膜)均匀填充至色谱柱中,通过固定载气流速将恒定浓度的气体脉冲注入柱内,利用火焰电离探测器(FID)检测气体在样品柱中的保留时间。不同蒸汽探针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差异,结合流速、温度及色谱柱条件,可全面揭示样品的表面能与体相特性。其核心创新点在于多面注射系统,该系统支持1:4000的宽浓度范围注射,配合12层溶剂存储罐与独立流量控制器,确保了溶剂脉冲的高精度与重复性。此外,双样品柱设计及20℃至150℃的恒温控制(可选高温柱加热炉达500℃),进一步提升了检测通量与灵活性。
一、高精度与自动化
全自动测量
配备精密自动进样器(注射泵),可精准控制液滴体积(通常1~5μL),减少人为误差。
自动化平台可实现多点连续测试,提高效率和数据重复性。
高分辨率成像
采用高帧率、高分辨率相机(如CMOS/CCD)捕捉液滴轮廓。
结合变焦镜头,适应不同尺寸样品和接触角范围。
精确图像分析算法
使用先进的Young-Laplace方程拟合法或切线法计算接触角,精度可达±0.1°。
支持动态接触角测量(前进角、后退角、滞后角),更全面反映表面润湿性。
二、多功能性与分析能力
多种表面能模型支持
可选用多种理论模型计算表面能,如:
OWRK法(基于Lewis酸碱理论,z常用)
Wu调和平均法
Schultz法(适用于高能表面)
Zisman作图法(临界表面张力法)
能分解出表面能的极性分量(Polar Component)和色散分量(Dispersion Component),为材料改性提供指导。
支持多种液体数据库
内置常见标准液体(如水、乙二醇、二碘j烷、乙醇等)的表面张力参数。
用户可自定义添加新液体,扩展应用范围。
多样化测量模式
静态接触角:评估基础润湿性。
动态接触角:研究表面异质性、粗糙度影响。
表面自由能计算:定量输出总表面能及各分量。
表面均匀性分析:通过多点扫描评估样品一致性。
时间依赖性测量:观察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(如吸收、蒸发、反应过程)。
三、操作便捷与用户友好
直观软件界面
配套专业分析软件,图形化操作,实时显示液滴图像、轮廓拟合过程和计算结果。
支持数据导出(Excel、PDF)、曲线绘制和报告生成。
样品适应性强
样品台可调节高度、倾斜角度,适应不同厚度和形状的固体样品(薄膜、板材、曲面等)。
可选配加热台、湿度控制单元,实现变温或控湿条件下的表面能研究。
非破坏性检测
测量过程不损伤样品,适用于贵重或不可破坏材料。
